為你好,是真的好?

by Vicky902

隨著妹醬升上中學,我們也面臨了考試與成績,正在跟妹醬邊走邊調整心態看待這些分數和數字,加上我最近對於發生在周圍的『中年危機』,深感興趣,實在很想一探究竟,前後看了幾本書,有些想法想寫下來, 但,日本生活裡,也有不少在拼考私立學校的親子組,我擔心此篇文章,會造成他們心理壓力,無意識地對號入座,這非我本意,我沒有批判任何教養方式,也沒有要刻意傷害否定誰,所以這篇文章也就設定閱讀權限了。

不只東方國家,其實西方國家對於升學上名校,也是非常地拼,這好像是一場全世界親子都在參與的『數字遊戲』,每個人似乎都躲不掉?只是早進入遊戲和晚開始遊戲的差別而已,探索這些遊戲背後的主因,其實是來自於源源不絕的『社會焦慮』,還有『人生經驗』,像是我們公寓裡,參加私立學校考試的孩子們,普遍就是~

1、爸媽學生時代也是這樣過來的,所以他們也希望孩子們如願上私校,再者就是,因為他們當初上過私校,所以才有現在富足的生活,不能讓他們現在擁有的社會地位失去,他們的孩子必須延續下去。

2、因為自己沒有,當初無法擁有,導致我現在只有如此,怕孩子將來無法與他人競爭的焦慮,促使他們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,好讓他們翻轉人生,終結現在的不幸福,邁向幸福未來!

3、最後就是,孩子被發現『有天賦』,所以經由師長建議,往更高的學府邁進,所以天賦是禮物?還是詛咒?

進入這場遊戲後的家長,大部分普遍都是主張『個人主義』,也就是:只要一直追一直努力一定會成功,你沒成功就是你不夠努力,要再加油!只要考上了,之後就可以好好放鬆了,就可以邁向成功,成功之後人生就會幸福!

在這場『馬拉松式的數字遊戲』裡,優秀孩子反而容易被忽略,因為他看起來一切正常一切良好,但你不知道的是,他其實內心已經千瘡百孔,像是在『上流教養』一書中,金字塔頂端的孩子很多都有藥物成癮的問題,甚至小小年紀就靠安眠藥才能入睡,或是,有的有暴食症需要食用大量的巧克力,來滿足自己,讓自己感到愉悅,但是因為在成績上和學校表現並沒有改變,所以看起來『一切正常良好』,這些心理上細微的變化,是需要父母有花時間用心的陪伴才能察覺,以整個社會的組織架構來講,家庭的功能,其實就是提供情感的支持與關照,陪伴並不只是在同一個空間裡,而是有品質的陪伴,尤其是在孩子心情低落時的陪伴,用心傾聽,理解同理,而不是快快地解決問題,因為有時候父母本身的態度就是問題!

以我求學時代的經歷,我當下的心境就是:爸媽都讓我補習了,我怎麼可以考不好,所以,我考不好不敢回家,偷偷改過成績單,覺得父母只在乎我的分數,而不是在乎我努力過後,依然考不好的失落,或是我在課堂上被數學課被老師羞辱,我也從來不敢跟父母說,因為我覺得他講的與事實相符,是我資質不足,也不夠努力!

看『上流教養』這本書的時候,我除了感覺很像在看什麼Hollywood影集或是韓國財閥家庭連續劇之外,看似遙遠,仔細一想,其實現今普通家庭沒有跟上流家庭差太多,很多父母親本身都依然一直無止盡的追求,追求好還要更好,一直無意識地灌輸孩子最重要的東西,就是拿好分數,上好學校,這樣人生才算成功,有才有幸福的可能,把父母對一直要保持成功的焦慮,淺移默化的複製給孩子。

回過頭想想,我們手邊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渴望的初心是什麼?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?以我為例:我希望擁有自己的家庭,是希望感受愛與被愛,也想要嘗試付出,希望有個充滿理解與接納的安歇處,想要買車,是想要一家四口可以一起戶外活動,我想要擁有的朋友不多,但每一個我都能真誠坦然、真心以待,我期望自己未來可以服務他人,尤其是老弱婦孺,因為我覺得我擁有的非常多,也非常足夠,也喜歡與人相處,我喜歡親近大自然去爬山,希望保持自己的健康與體力,我想要持續閱讀和書寫,這是我的心靈的輸入和輸出,亦是我爬梳整理自己的充電方式,我喜歡捏袖珍黏土,捏黏土讓我很快樂,我要捏到我眼睛看不清為止…

回溯自己的起心動念,有家庭只是單純希望有自己的安歇處,家庭若能達到這個功能,足以,有台車讓我們一家四口戶外活動,能剛剛好把我們都裝進去,已夠,日本台灣兩邊飛,也無法經營太多的友情,現在能留在身邊的持續往來的,剛剛好,有書可看、有日記台可寫、有山可爬、有黏土可捏,能找到自己所愛,被其圍繞,此生何幸?!至於~服務他人這件事,我在日本還沒找到雙方都舒服可行的方式,我之前去應徵過『兒童食堂』(類似待用餐),也詢問過『免費授課教黏土』讓沒錢上安親班,爸媽又要上班,沒人顧的孩子可以來上黏土課,但結果都不理想,這之後我有空再來聊。

一件一件慾望的初心,一一列出來之後,其實最重要的核心,往往比我們想像的簡單許多,我沒有世俗上的成功,也一直都不優秀,從小就不優秀所帶來的好處就是,讓我很早就『看清自己的不足』和『我只能做到這樣』,所以當被別人批評的時候,我反而坦然接受,也不會受傷,如同當場在課堂上羞辱我『牛牽到北京還是牛』的數學老師一樣,我沒什麼太多難過,只覺得他說的是事實,反而還覺得有點抱歉,他接了我這個燙受山芋。

不過,我可以確定的是太多、太早、太滿和太嚴格,都會輕易打壞學習的胃口,導致之後完全不想再碰,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意願,但是考私校的補習班,很多的進度都在『超前部署』,台灣也是幼稚園就開始教授英文和注音。我的數學一直都很差,爸媽為了讓我的數學成績進步,找了很多補習名師,也關說我進了數學權威導師的班級,我在補習名師的班上天天被打手心,導致我去補數學前,就開始焦慮腹瀉,而數學權威導師,則是無奈的當著全班的面說:不得以收我進他班,害我拖累大家的成績,牛牽到北京也還是牛。

數學一直是我的天敵,不用考試之後,我完全不想想起,也完全不想再碰,只記得加減乘除,夠過生活就好,鋼琴也是,學鋼琴是因為姊姊想學,買了一台鋼琴,只有一個人學不划算,我被拉去一起學,姊姊對音樂一直是有天賦,也很有興趣,學鋼琴很適合她,但是我沒興趣,也不喜歡,大概是我學習意願太低,惹毛了老師,只記得鋼琴老師在琴鍵下貼了一排牙籤,只要手腕落下來就會扎手,我其實考過鋼琴檢定(忘了到第幾個程度?),但我現在卻連五線譜都不會看,豆芽菜直接完全從我腦海中被洗掉,只留下那排牙籤…

我們家與父母的感情很微妙,我爸媽用盡一生,用盡全力,盡可能的供給我們,好像他們無所不能,好像可以給我們全世界,但我們卻從沒有感受到接納與理解,在理智上,我們知道他們用盡一生的打拼,就是為了供給我們良好的生活與接受他們當年所沒有的教育,但情感上,我們家三個孩子與爸媽之間,卻又一股看不見的心牆,始終無法坦承自己的困難與脆弱,只能盡量呈現出他們期望看到的一面,直到現在,我們都依然一直在迎合他們的的期望,讓他們安心開心!

我們雙方其實都帶著愛為出發點,一直在為了滿足對方而努力著,但,為什麼我們卻離家庭的基本功能~情感上的支持,越來越遠?我想沒有對錯,而是雙方都有各自的立場與期望,這是一個無解題,但,我可以肯定的是,我們的方法有問題!

而我當時因為怕被罵,不忍看到父母失望的神情,學會隱藏,學會逃避,學會說謊,我生性細膩膽小,一但決定要做壞事,必定會有『周全的計畫』,所以我即使說謊、偷換考卷、偷改成績單、考試看小抄…,每一次都『完美下莊』,即使到現在,我爸媽都不知道其實他們眼中的乖乖牌,做過這麼多欺瞞他們的事情,不過,這真的也證明了一件事:我一直無緣擁有的好成績與高分數,並沒有因此毀了我的人生

現在,回頭過去看看那些曾經讓我很羨慕嚮往的學霸同學,反而並沒有成為預期中所謂的人生勝利組,而依然在不惑之年裡游移不定,迷茫找尋,因為他們有太多成功的經驗,太少失敗的經歷,反而導致他們經不起重大打擊,還有因為很會唸書,那就繼續乖乖唸書拿好成績,從來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過自己的喜好,直到離開了學校,不用再考試了 他們卻反而慌了手腳,不知所措..

看完『上流教養』的最大感想是:身為一位母親,孩子若沒有身心健康,一切都沒有意義!父母自己的價值觀,以身作則,才能傳達給孩子:我熱愛生命,享受活著的喜悅,喜歡與人交流,清楚地知道我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,並且想盡辦法去守護它們,我跟T先生真心的給她們愛與關懷,提供她們發呆和放空的時間,因為我知道,『創意和想法』是需要在生活裡的空白,才能衍生出來,我的書寫和閱讀給了我學生時代的盼望,即使這兩樣沒有帶給我名利上實質的成就,但卻給了我生活上,無價且能一直持續下去的寄託,要找到真心的愛好,往往在不太順利的過程中,在挫折和失敗中才能發現,因為此路不通,只好換別條走,所以我也蠻感謝,當年不是讀書料的自己。

人生很長,保有一直一直學習下去的動力,是『熱情』和『挫折忍受度』,熱情提供了『動力』,挫折容忍度提供了『持續力』讓孩子自然地去面對挫折,寬容接受他們每個年齡應有的表現,越晚面對挫折,挫折容忍力越低,挫折像是預防針,減毒疫苗產生抗體,挫折亦是,想要心靈健康,就是要多多受挫,挫折帶來的失落和痛苦,是心靈成長上的必要!人生是起起伏伏的,要能有調適自己的方法,主動尋求幫助,安然度過『伏』,才能迎來下一個『起』

給孩子~成績和分數不應該是你生活裡只追求的目標。

給父母~孩子的學校和學歷,不應該是評鑑你是否為好父母的標準。


日本的考私校升學文化,起步早的家長讓孩子幼稚園就開始,再多再好的資源和支援,物極必反,父母有所付出,就有所期待,得失心是人性的一環,但也因此形成了所謂的『教育格差』和『教育虐待』等名詞現象,也有不少書籍,有興趣的人可以點看看以下日文文章

教育虐待

中學受驗潛在性的教育虐待

書單分享~

上流教養

我是一個媽媽,我需要柏金包

上流兒童

延伸閱讀~

如是所在

相關文章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