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7/5的末日預言,網上討論的很沸騰,觀光客來日本旅遊,也因此降溫了一些,日本是地震大國,享受多種溫泉的同時,我們就必須生活在,地殼隨時釋放各種壓力的可能,這也算是一種大自然境界裡的一種『福禍相依』吧?!
防災準備、防災演練,是我們在日本生活的一部分,所以我們家也備有一定的防災裝備,請各位親友,勿掛勿念!
我尊重天地,信任大自然,安心於此。所以我其實沒有特別在意『末日預言』,該來的,誰都躲不掉,Let it be and let it flow。我比較在意的是:如果,今天是生命的盡頭,我有沒有為我的人生『盡力』?
所謂的『盡力』,不是指努力上進,也不是社會定義下的功成名就,而是在面對人生中層層推疊的選擇時,我有沒有試著探索過,自己當初為什麼做這個選擇?
如果有,那我是否也欣然接受現在的自己?如果沒有,那潛在的意識裡,是否覺得不值得為自己花時間?所以從沒在意?
如果我認同自己當初做的選擇,就會覺得我現在所有、所做都是為了自己,甚至能心滿意足地享受當下的生活。
若無法認同,那我是否曾為了幫助自己,而做出一些改變?甚至是默默努力?
如果沒有認同,那我是否為了幫助自己而做了哪些改變?甚至是努力,這才是我心中所謂的『盡力』~哪怕這份盡力是微小而緩慢的,至少我們『沒有放棄做自己』。
生命本身沒有絕對的道理,人生的本質也未必有意義。人們所謂『追求人生意義」,往往只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一種願景~一個讓我們覺得『到達這裡就不枉此生』的里程碑。
所以我們常常被教導,要思考人生的意義,好像不去追求就浪費了人生、陷入虛無。人們也經常用社會地位、財富名聲,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個成功又值得的人生。但其實,成與不成、好與不好,都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,再用想出來的框架來定義人生的價值。
如果本身嚮往的是一種沒有太多慾望、不喜張揚,也無需爭搶的生活,那麼,只要能好好吃每一頓飯、領略每一季節的變化,跟自己的所愛共生,小小平穩的過日子,在我看來,那樣就已經是擁有一個成功且夠好的人生了。
願我們都能~不用過得令人羨慕,只需活得能說服自己~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