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妹醬小時候就一起參加『戶外共玩團』的A媽媽,好久不見的約我喝咖啡,她的大女兒Y,跟妹醬才差一天生日,兩個人從小到現在都蠻要好的,後來A媽媽生了老三,育兒比較忙碌,接著又開始打工之後,我們比較少有機會見面聊天,這次是因為A媽媽想幫大女兒選擇補習班,也對妹醬目前去的補習班剛好有興趣,所以想跟我討論一下。

A媽媽是一個做事很謹慎、很認真的人,從前看過一次她的手帳,字跡工整,思緒有條理,所以當時在共玩團她幾乎都負責記帳和算團費,而我則負責在共玩團好好玩就好,笑!

所以這次見面她當然『有備而來』,她細數了幾個她已經查詢過的補習班,然後一一跟我分享她與補習班連繫的內容,還有女兒Y參加體驗課的感想…,當然我也分享了我們當初是因為妹醬在數學方面遇到了困難,試過幾次不同的解決辦法,依然沒有什麼成效,跟她討論過後, 讓她開始補習,因為是妹醬要去補,所以我們只負責幫她報名體驗課,最後由她決定要去哪一家,而我們選的這家,剛好台灣媽媽友的小孩有去,反應也不錯,我們就幫她報名體驗課,剛好妹醬上過之後也很喜歡,一切就是這樣剛剛好的開始了!笑~

因為我們沒有要讓妹醬參加受驗,只是希望有專業的老師,能幫助她克服對數學的困難,而重拾學習信心,目前這家補習班剛好提供我們的所需,妹醬的數學也在開始補習之後受到幫助,所以我們目前蠻滿意的。

A媽媽聽了之後,又接著問:那妹醬上國中之後呢?妳還會繼續在家教她英文和中文嗎?我說:等妹醬升上國中之後,我們也會讓她在這家補習班補英文,一方面是補習班的制度需要,一方面是我覺得等孩子進入國中之後,我想回歸到『只是媽媽』的角色,學業上和語言學習的部分,回歸到她們自身的責任,從姐妹倆出生到國小的階段,我可以陪伴她們親子共讀,帶她們參加英文共學團,自己在家教她們母語,這時候的她們想法單純,心智稚嫩,學習力像海綿一樣,只要媽媽堅持下去,製造一些連結,引起她們的興趣,維持良好的學習習慣,可以一直這樣下去。

但是國中之後,她們要開始探索自己,發展自我,尋求同儕之間的認同,這時候,我跟她們之間,需要一些距離,畢竟成長的過程,就是對父母感到失望的開始,所以這時候,我在家教她們中文和英文什麼的,已經不是那麼首要了,維持良好的溝通,保持親子關係的互動,幫助她們成為她們自己,我想是這個階段比較重要的,所以我才說:我想要慢慢退回到『只是媽媽』的角色,就像猴子一樣,小猴子餓了去找猴媽媽吃奶,在外面玩累了,回到猴媽媽懷裡睡覺,沒事掛在猴媽媽身上跟媽媽撒嬌,也像是『媽媽民宿』一樣,提供舒適的居家環境,料理健康的三餐,還備有乾淨整潔的床鋪,心血來潮的時候,偶爾可以跟民宿主人聊聊天、談談心,從教導的角色,慢慢轉化成單純的守護

A媽媽又說:但,這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好難耶!而且我還有三個小孩,每個小孩的階段都不一樣,很難拿捏進退。我說:所以妳很幸運呀!當老大青春期跟妳漸行漸遠的時候,妳懷裡還有一個愛撒嬌的老三,妳還是她的全世界,多麽令人羨慕呀!A媽媽笑著說:呵~也是啦!老三現在真的是全家的開心果。那Vicky妳有沒有考慮再生一個小可愛?我急忙揮手說:喔~不!我已經封肚了啦!哈哈!不過,跟青春期孩子保持距離最好的方法,就是各忙各的,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面,就沒時間多想,所以,我現在有在上一些手作課,還有跟朋友們開始發展爬山的興趣,將來有機會,也想養隻狗,毛小孩實在太療癒人心了啦!(大喜!)

跟A媽媽愉快的早晨咖啡時光之後,我邊想邊走在回家的路上,對於我們這樣國際婚姻下的孩子,跟很多移民的二代子女一樣,在成長過程中,常常有『自我認同的混淆』,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,因為希望得到同儕間的認同,而強烈否定自己異國的部分『我是誰?』、『我是哪裡人?』這個問題會一直盤踞他們心中,困擾著他們。

我身邊一對西班牙語系的家庭,就碰到這樣的問題,爸爸是西班牙和日本混血,在日本土生土長,會說日語和西語,因緣際會認識了來自西班牙的媽媽,媽媽只會說西語和英文,他們在家的共同語言是西語,我跟媽媽是在英文共學團認識的,她們的大女兒在青春期之後,就一直陷入自我認同的混淆,例如:外國人的外表之下,讓她在清一色黑髮黃皮膚的同學裡,顯得很突出,因此上國中之後,她就要求爸媽帶她去染成黑髮,還有原本在家裡使用刀叉用餐的她,有一晚大發雷霆地跟媽媽說:我是日本人,我今後要用筷子吃飯!!對於女兒強烈的否定自己西班牙的部分,媽媽感到很是傷心,但是,在英文共學團裡,周圍同樣是來自異國的前輩媽媽們,給了很多的經驗分享,雖然,這些『經驗談』我當時聽得膽戰心驚,但也算給了我一劑預防針,再家加一劑強心針,有的子女甚至在青春期時,還嫌媽媽的日文太爛,發音不好,禁止媽媽前來學校參加家長座談會,又或者,跟同學介紹就直接說:我媽媽是巴西人,但她日文很爛…,諸如此類,我當時懷裡抱著不滿三歲的妹醬,可是聽得揪心難過,這些前輩媽媽接著說:不過,這些都是『過渡期』,再揪心難熬都會過去,等到有一天他們長大,就會開始對於自己的雙國身份感到驕傲,也會對自己可以說兩種語言感到驕傲了!一切都會過去的!

當時這段在英文共學團裡的對話,我至今記憶猶新,我不知道那位西班牙媽媽的大女兒,是否已經找到她自己,也認同她血液裡的身份?那位含淚的西班牙媽媽是否已經走過育兒的陰霾,重見光明?姐妹倆也都還沒走到青春期的階段,我無法預測,她們到時候會如何看待自己台灣的部分?會如何看待我?就像我無法改變,我是來自台灣的事實,而我的日文可能一輩子都有外國人口音,即使是這樣,我依然想讓她們知道:身為台灣人,我坦蕩蕩,身為在日本的台灣人,我一直在生活裡努力著,還有『媽媽不只是媽媽』。我的女兒們,或許將來會走入婚姻?會成為母親?不管她們會如何選擇,我都希望她們能在多重的角色中,除了該負起的責任之外,維持界線,保有她們自己,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渴望成為自己,內心的渴望沒有獲得滿足,就無法心甘情願的付出,就很像我們常常看到的生活劇場:身為全職家庭主婦,委屈求全的全心為家人付出,因為界線沒有表明,所有的付出都覺得是自己吃虧,自怨自艾,怨天尤人,家人也一直遭受這樣的情緒勒索…,所以自己必須要先感到滿足,才能舒適愉快的付出,這樣發自內心的付出,就是一場愉快的『利他』=我好,你好,大家都好!這需要婚前就跟伴侶有共識,和維持婚後良好的溝通,當然,對待伴侶也是要『等同辦理』。

『界線』其實就是『自己的核心價值』,我當然希望我的核心價值,不會只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或媽媽,所以我盡量維持閱讀習慣、報名心儀的手作課、培養爬山興趣、花時間與朋友相處…,安頓好了自己,就能有餘裕的維持跟T先生同步交流和經營親子關係,所以,保有界線是為了與他人愉快的相遇,進而產生連結,這是絕對的必要!但在整個社會環境和東方文化下,卻很少人支持我們這麼做。不用得到別人的支持與贊同,自己的女兒自己寶貝,改變從我開始,走在她們面前,身體力行告訴她們,我『只是媽媽,也不只是媽媽』,不管在什麼人生角色下,『維持界線,保有她們自己』,是我為她們期許的未來!

好好安頓自己,就從早餐開始,自從開始爬山之後,我的早餐也跟著爬山的高度日漸豐盛,笑~

好久沒有寫這麼長一篇,有關親子育兒想法的日記了,謝謝A媽媽的早餐邀約,讓我有機會深入思考,我想今後這樣的日記,應該會隨著姐妹倆年齡的增加日漸減少吧?就像~育兒的最終目的,就是讓孩子知道,只有自己有能力讓自己幸福!而幸福不是活的令人羨慕,而是活得更像妳自己。而身為母親的我,也會慢慢回歸自身,努力讓自己過得健康富足,不讓她們擔心!

後記~

有時候我都很擔心,寫這樣的『勸世文』很像在帶壞所有的媽媽和家庭主婦,畢竟~當了媽媽之後就會發現,全世界都在教妳該怎麼當媽媽

然而,我們的界線,從懷孕那一刻就開始退守、甚至放棄,為了胎兒健康,退守吃下平常不喜歡的食物,為了養壯孩子,放棄身材體態,生產的時候,放棄羞恥自尊,在產檯上歇嘶力竭,生了孩子之後,放棄正常生活作息與睡眠…

一步一步的退守,到慢慢放棄,只要冠上『好媽媽與責任』就被視為理所當然,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被說服了,但,即使孩子日漸成長,卻沒有人會告訴我們,那些昔日的退守,其實可以一步一步回到原點,也可以想辦法慢慢拾回那些曾經的放棄,而令人失望的是,現實生活中,女人卻最會為難女人。

每次爬山回來,肌肉痠痛,腿非我有,忍痛在滾滾輪的時候,姐妹們會問:媽媽,那麼痛,為什麼還要去爬山?或是捏黏土,捏的兩眼昏花,肩膀僵硬,還想要捏的更細緻的時候,姐妹們也會說:媽媽妳已經做的很漂亮了,這樣就夠好了。

我都會回答說:到媽媽這個年紀,還能保有興趣和熱情,是很幸運的事,我要好好抓住

我想只有我們自己知道『熱情』是最難重新燃起的,因為目前生活裡實在有太多瑣碎,把我們的興致澆熄,也把我們的熱情給抹滅了,願我們可以成為相互放火,點燃彼此的戰友,共勉之!

延伸閱讀~

美夢成真登山趣

秋天的溫柔

媽媽的自省

追夢人

給自己寧靜

我知道我自己

『小』手作

閱讀,讓我看見我自己

相關文章

請留言